江苏大力整治邮政兼业保险市场
促成全省售电侧改革试点平稳有序推进,完成哈尔滨经济开发区2座220千伏变电站和相关供电设施产权无偿接收工作,提前做好了输配电价改革和成本监审准备。
赫维利项目1号燃机长10.826m,宽4.978m,高4.997m,重370t,运输距离长,难度大。经过4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于13时36分圆满完成吊装就位任务。
为最大限度缩短燃机运输周期,项目部积极做好燃机监造、船运等信息的跟踪,提前进行清关准备,并通过业主与巴基斯坦政府高层进行沟通,协调陆运途中各方关系为最大限度缩短燃机运输周期,项目部积极做好燃机监造、船运等信息的跟踪,提前进行清关准备,并通过业主与巴基斯坦政府高层进行沟通,协调陆运途中各方关系。经过4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于13时36分圆满完成吊装就位任务。2017年12月17日燃机开始发运,用时不到8天便完成了运输到场工作,刷新了巴基斯坦燃机运输的新纪录。在新形势与新任务面前,赫维利项目建设团队将继续发扬自强、执着、科学、超越的新铁军精神,以公司职代会精神与要求为指针和航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为圆满完成2017年各项生产任务目标而全力以赴。
近日,巴基斯坦赫维利项目1号燃机顺利吊装就位,并刷新了巴基斯坦燃机内陆运输与吊装工作两项新纪录。为确保燃机的顺利就位,项目部超前策划吊装方案,采取24小时联轴转的方式平整、压实场内运输道路,清理、验收燃机就位台板基础,并提前完成燃机吊装中可能遇到的管道、支架等的拆除工作。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所有准入的发电企业及电力客户,已全部通过平台完成注册,累计注册发电企业2.6万多家,电力客户和售电公司8千多家。
提出了基于经济属性原子化的市场成员全生命周期模型、中长期电力交易品种全覆盖的统一电力交易模型库、基于参数库、缓冲表、数据集的统一灵活组态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电力交易复杂业务应用的动态组装,能够快速响应电力市场规则的不断更新完善。2月10日,由中国电科院和南瑞集团作为研发单位承担的统一电力市场交易平台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电力交易品种全覆盖与规则自适应的数据模型,基于参数库、缓冲表、数据集技术的统一灵活组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统一电力市场交易平台于2016年9月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的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及27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上线和应用。成交跨区跨省交易电量近1783亿千瓦时,促进了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成交发电权交易电量超过2822亿千瓦时,水火置换交易电量121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181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23万吨。该项目面向电力体制改革要求,研究提出了适应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电力市场的总体架构设计,形成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方案,设计了跨区跨省和省内分层协同的电力交易机制,构建了统一组织、协同运营的电力市场体系。
研发了涵盖市场成员管理、交易管理、计划编制、结算管理、信息发布等电力交易业务全过程在线运作的技术支撑平台,支撑了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电力市场交易运营建成该公司首个博士工作室,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创新平台,营造良好创新氛围。该公司发布输变电设备低温运行技术研究成果19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牡丹江110千伏阳明变建设正式运行。全面完成100个国家电网公司统推信息化项目建设。
远程运维一体化机柜荣获2016年电力行业信息化成果二等奖。以公司发展需求为动力,加快创新发展,强化本质安全,提升运行保障,深化人才培养,增强专业支撑。国网黑龙江电力完善科研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实验室建设,输变电设备极端环境运行与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命名,填补黑龙江省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空白。组建院士工作站获得省政府命名,与哈尔滨理工大学共同建立电力设备高压试验与绝缘检测智能化技术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与南瑞集团开创了电网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的新模式。
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率、通信业务保障率均保持100%。2月9日,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信通部主任赵君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2016年科技信息通信工作成果以及2017年该项工作的总体思路。
注重科技成果培育及转化,提高科研产出效率和效益。2017年,国网黑龙江电力将围绕做低温文章、创区域性优势思路,加快高寒地区特高压试验基地建设,集中力量开展开关设备低温机械特性试验研究、电介质低温特性研究、高寒地区复合材料长期带电老化试验研究、高寒地区外绝缘试验研究和特高压设备长期带电考核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以内部资源为支撑、外部资源为协同,内外资源统筹利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
2016年,国网黑龙江电力20项科技成果分获国家电网公司、省政府科技进步奖,1个科技攻关团队和1个实验室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命名2016年,我国电力市场供大于需的格局仍未发生改变。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工作也在快速推进,为电力市场化交易搭建了公平规范的交易平台。市场化速度和参与热情超出预期从电力体制改革试点运行情况来看,全国各地电力市场试点建设热闹非凡。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山西、湖北、重庆三省(市)也完成了股份制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工作。可以预见,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将越来越完善,参与主体将越来越广泛,市场交易规模将越来越大,电力市场化之火,将越烧越旺。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台了《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明确了省级电网共用网络输配电价制定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对电网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省级层面,南方电网公司营业范围内,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全部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电力交易机构。
据国家电网体改办副主任魏玢透露,2017年,国家电网将争取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和《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相继出台,建立了市场主体准入退出机制和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
然而,随着市场电量价格的下降和比重的扩大,再加上电煤价格的持续上扬,我国发电企业的生存空间承受了多重挤压。其中,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市场化交易近160笔,2000余家市场主体登录平台参与了交易,全年完成省间市场交易电量1918亿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天津两地全年用电量之和。
利用跨省区电力交易机制,实现西电东送增送市场化电量16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0.1%,为发电企业增收31.4亿元。同时,双边交易、集中竞价交易、跨区跨省送电等市场化方式实现交易电量大幅增加,市场电量比重快速增加到近30%,尽管折价交易幅度缩小,仍对发电行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规模继续扩大后的理性思考纵观2016年,全国各区域、各省通过综合考虑经济结构、电源结构、电价水平、送受电规模、市场基础等因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发用电计划改革,加快了市场化改革进程。2017年,随着新电改试点范围覆盖全国,发用电计划将进一步缩小,市场化电量有望提高至全社会用电量的30%~50%。
展望2017年,随着发用电计划的不断放开,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将不断扩大。2016年,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成绩斐然。
区域层面,组建了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成立了市场管理委员会。其中,2016年云南全年共有3757家企业参与了交易,较2015年增长2.6倍,累计成交电量5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4%,占全省大工业用电量的85.4%,占全部用电量的53.8%,交易合同履约率超过96%,较2015年提高7个百分点。
每度电平均降低电价约7.23分,为用户节约电费超过573亿元。展望2017年,坚持市场化改革、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逐步扩大市场化电量比例、加快电力电量平衡从以计划手段为主向以市场手段为主转变,仍然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7次竞价交易中,售电公司从最开始的13家猛增至154家,其中有53家售电公司完成了交易,市场占有率71.37%,大用户自行购电成交比例为28.63%。此外,105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为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业务提供了示范,在这些试点项目中,除了工程公司、工业用户、科技公司、节能公司、环保公司、服务企业等社会企业不断加入外,各大发电集团改变了等待观望的态度,纷纷试水配售电业务。2016年,全国包括直接交易在内的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9%。在南方电网区域,2016年1~10月,共组织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1326.2亿千瓦时,占网内售电量19.5%,全网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约14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
中发9号文件出台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级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2017年上半年输配电价核定工作将全面完成。截至2017年1月,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省份扩大到除西藏、港、澳、台以外的全部省份,已有21个省(区、市)开展了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售电侧改革试点,3个省 (区)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形成了以综合试点为主、多模式探索的格局。
同时,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的进程也在加快,竞争性电力市场初具规模。同时,也为降低工商业用能成本、稳定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2016年我国企业用电成本减少约1000亿元,占2016年供给侧改革降成本近万亿元的10%。
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近乎实现省级电网全覆盖,为电力市场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广东率先在全国进行有售电公司参与的月度集中竞价。